书架
倪红宁孝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雯雯衣铺”开在台北市重庆北路的一条支马路上,生意一般。袁哲弘是有办法,短短几天,就帮赵雯开张了这家衣铺。铺面不大,有个小阁楼,小阁楼是赵雯的卧室。这条支马路和与之相连的大街上,穿着不一神色各异的行人军人伤兵好多,商铺林立,汽车摩托车黄包车自行车往来,有房屋在新建或是拆建,喧嚣杂乱。

赵雯觉得,这有利于掩护。

袁哲弘说,国民政府撤退来台后,众多的单位机关银行工厂学校都陆续撤退过来,撤退来的军民有两百多万。政府带来了资金器材,美国给了援助,这里的道路、机关、工厂、学校、住房都在增修改建。

这条支马路晚上有夜市,卖蚵仔煎、鱼香茄子煲、佛跳墙、脆皮炸鸡、香芋扣肉、沙茶牛肉、烟筒白菜、卤肉饭、牛肉面、担仔面、石头火锅等吃食。袁哲弘笑说,台湾是座名副其实的“饱”岛,饮食主要是受闽粤的影响,也汇集了大陆各地的特色餐饮。赵雯希望台湾兴盛,饱经风霜的台湾有兴有衰,无论兴盛还是衰败,都是中国的宝岛,台湾是一定要解放过来的。

前天晚上,袁哲弘送来日用品,陪她转夜市吃夜宵,她说尝尝担仔面。摊主介绍说,担仔面是台南最有名的小吃,用虾子熬煮的汤头,加上蒜泥香菜提味,更精细的配方只有传人才晓得。赵雯吃之后说,还是想吃重庆的担担面,袁哲弘点头。转完夜市,袁哲弘送她回到衣铺的小阁楼上,好晚了也不走。她说,你想在这里过夜,好嘛,我个人去住旅馆。袁哲弘看表,亲她一口,你早晚是我的人。

今晚,衣铺打烊后,有人敲门。赵雯开了门,是个穿旧大衣的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进衣店后四处挑选衣服,随意哼道:

“骏马登程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赵雯的心扑扑跳,盯店外无人,关死店门:“年深外地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我是老赵。”来人说。

“你好,老赵同志!我们是家门,我是赵雯。”赵雯激动伸出双手。

“你好,赵雯同志!”老赵与她紧紧握手。

赵雯领他登木梯上到小阁楼里,拉燃电灯。灯光照亮阁楼里的床铺衣柜条桌椅子。赵雯请老赵坐椅子,自己坐到床边。

“就盼你来!”赵雯为老赵泡茶。

“我也盼你来!”老赵端玻璃茶杯喝茶,“我看到了报上登的‘雯雯衣店’开张的消息。”

赵雯笑,这是他们联络的信息,说了解放全国的大好形势,转达了党组织的对他的问候。

老赵高兴激动,汇报了中共台湾工委发动群众、组织秘密武装的情况。从怀里取出个小圆铁盒,郑重地交给她:“赵雯同志,这盒子里装的是微缩胶卷,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舟山群岛大小金门的《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置图》、防区《敌我态势图》。有台湾海峡的海流资料和登陆点的情况分析。”

“啊,太好了!”

“还有敌人《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五个勘乱区的负责人和15个重点游击根据地的负责人及其兵力配备。”

“嗯,这很重要,有利于我们肃清残敌。”

“望你以最安全最快捷的方式上报中央。”

赵雯点头:“老赵,你放心。”离开重庆前,黎江发来密电,交代了传递情报的联络人和时间地点。她回电,明白,我即飞台。

老赵说:“后续搞到的情报,我会及时送来。”

“好。我这里不太安全,我们再次接头改在附近的‘安平茶楼’。”

“行,我知道那茶楼。”老赵说,从怀里取出个小照相机和两个胶卷,“是德国蔡司微型照相机,方便你工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