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倪红宁孝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春雨贵如油,这场春雨下得透,磁器口古镇如洗。一江流水的灵气,一条石板路的变迁,使得嘉陵江边这千年古镇名声鹊起。

临江的黄葛老树在江风里摇曳,窥视着跟前的“朱家饭馆”。此时里,宁孝原和赵雯正在这饭馆里吃午饭,宁孝原做东。

两人吃得高兴,扯东道西。

磁器口有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三绝名特吃食,宁孝原都点了,还点了烧酒。穿军装的他吃得冒汗,解开了风纪扣:“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没到磁器口。这毛血旺是民国初年王张氏所创,做法讲究,在一口大锅里倒扣一个大瓦钵,把筒子骨放进锅里,滴丁点儿‘聚森茂酱油坊’的老白醋,之后,掺一木桶嘉陵江水,拍几块老姜,加些白豌豆,把汤熬成乳白色,把猪心猪舌猪肺猪大肠等杂碎下锅,再加进做好的糍粑、海椒、花椒和五味调料,盖上锅盖煨煮,要用文火。”“这么复杂?”赵雯笑。扎双长辫的她穿米白色衬衣,深蓝色背带裤。“是复杂。”宁孝原喝烧酒,觑眼看洋溢青春气息的她。“看我做啥,往下说。”赵雯也喝酒。他抹嘴巴笑:“这时候‘主角’才出场,才把俗称毛血旺的新鲜猪血用酒和醋去生血味道,用煮沸的骨头汤把毛血旺激熟。这毛血旺呢,怪,越煨越入味,嫩而爽口、油而不腻。白豌豆软和、化渣。尤其是汤,啧啧,香辣热嘴,一碗毛血旺下肚,通体大汗。”赵雯吃毛血旺:“嗯,是好吃。”

是赵雯找宁孝原的,她从万县回来听报社的人说宁孝原来找过她后,就去了宁公馆。宁孝原的父母好高兴,要请她吃饭,她说不了。宁孝原的父亲宁道兴就把宁孝原的电话告诉了她。她打通电话后,接电话的人说,这里是“抗倭庐”。“抗倭庐”,那可是冯玉祥副委员长的住所,她采访过冯将军的,却没有去过,犹豫说,请帮我找一下宁孝原。对方问她姓名。她说了姓名,说是晚报的记者,问对方贵姓。对方说,免贵姓齐,叫齐贵,说您等哈儿,我去喊。很快,宁孝原就来接电话。她说兑现诺言请他吃沙利文西餐,他说想吃毛血旺,说他做东,两人约好,来这离“抗倭庐”不远的磁器口“朱家饭馆”吃午饭。宁孝原高兴也忐忑,赵雯主动找他不知是福是祸,不会对他兴师问罪吧?见面后赵雯主动跟他握手,说要进一步采访他。他说都说完了。她说,说你返回前线后打小日本的事情。他笑而不答,屁股上那伤不好说。她问他咋到“抗倭庐”了?他说,还不是怪你,你那篇我和姑妈万灵镇献金的文章冯将军看到了,就命令我来当他手下当差。她拍手笑,好呀,好事情!夸赞冯将军。他问她收到他写给他的那封信没有,她说没收到。看来,那信是真的被邮局弄丟了。他心里的石头下落:

“见到个大人物。”

“哪个?”

“呃,你对共党咋看?”他的话拐了弯。

“他们不怕死。”她说。

“对的,亡命。”他说,吃椒盐花生,大口喝酒。

“你是国民党?”她吃千张皮。

“我无党无派。”他也吃千张皮。

“不对啊,你是国军的大军官,竟然不入国民党?”

“国军是军队,国民党是党派,人家孙立人将军也没有加入国民党。”

“真的?”

“真的。他今后入不入我不晓得,反正他现在没有入国民党。”

“他可厉害!”

“当然厉害。37年淞沪会战,敌我双方投入了上百万的兵力。他率领的警总四团跟日本鬼子血战了半个多月,7次打退了强渡苏州河的日军,不幸被迫击炮击中,身上有13处负伤;上前年,他率领我远征军800人连夜驰援,击退了7倍于己的日军,救出了7000多名英军、500多名传教士和记者。英军喊了‘中国万岁’。那一仗,英国和美国都给他授了勋章,委员长也给他授了‘云麾勋章’。”

“了不起!”

“很了不起!”

“啊,孙将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你是重庆大学毕业的,都是大学生;孙将军负伤13处,你给我说,你身上也有13道伤疤,好巧!”

“都是大学生不假,伤疤呢,我比他多一道。”

“多一道?未必是我记错了,你也厉害!”

“我不能跟孙将军比,不过呢,我们都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效忠的。”

“你高调。”

“是高调。”他涎笑,“我跟你说过,我浪荡公子哥儿一个,当然,从军后改了。我呢,是不想有啥子组织来约束。”

“你真改了?”

“真改了。”

“那你还往人家身上压。”

他心里咯噔一下,她兴师问罪了:“这,那不一样,我是喜欢你,真心爱你。对不起,冒犯你了。”喝干杯中酒,“我自罚一杯赔罪!”

“哼!”她不看他,抿口酒,吃椒盐花生,“宁伯父是哪个党的?”

“他也无党无派。哦,赵伯父是国民党吧?”

“我爸爸是民盟的。”

“晓得,国民参政会的无党派参政员张澜、黄炎培等人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