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倪红宁孝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她蔫了气,取了烟匣子悻悻回家,一夜难眠,他两个是睡到一张床上了。伤心落泪,昏昏入睡,醒来已是次日的上午。

她胡乱吃了剩饭、泡菜,挂了烟匣子去街上卖烟。物价一涨再涨,如同夏天的洪水暴涨,得挣钱过日子。水上人家女儿的她有水上人的硬气,是绝不要抛弃了她的人的任何施舍的。

“看报,看报,英雄宁孝原怒杀日寇,卖陪都晚报……”报童叫卖晚报。

听见他的名字,她赶紧买了张报纸看,急找那文章。报纸老厚,密密麻麻的文字五颜六色的广告好多。“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看这些标题,她苦笑,日子都不好过。“赵局长去南山扫他妈的墓”,看文章,原来是赵局长为他母亲扫墓的事情。有幅丰子恺画的“村学校的音乐课”的漫画,画上那男老师的脸只见鼻子尖,标题是“丰子恺画画不要脸”。她那苦脸也笑。“砸了烟枪操步枪,英雄宁孝原怒杀日寇”,找到了,是采访报道的连载之一,说的是宁孝原杀日本鬼子的事情,落名是本报记者赵雯。是了,他两个是走到一起了,她那心掉进了冰窟窿里。

心冷透了,就没有了眼泪,为负心人落泪不值得。

有则驼峰航线的报道吸引了她,但凡驼峰航线的消息她都特别关心,黑娃子柳成在飞那条航线。柳成临走前给她说过,说“驼峰”是喜马拉雅山南边一个像骆驼背凹的山口,是美国运输机最大的爬行高度。那是中国飞印度的必经航线,是重要的运输线。向印度运去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官兵,从印度运回来汽油、物资、武器。她收到过柳成的两封来信,说他一切都好。说他不怕那里糟糕的天气,怕的是手无寸铁的运输机遭到日机的袭击。说他们任务重,有时一天要起飞三四次。她好担心,祈盼他平安归来。柳成第一封信落尾写的“爱你!”第二封信落尾写的“等我!”她一气看完这篇“驼峰航线托国人重托,勃朗宁枪搏日寇战机”的晚报赴前线记者的报道:“……高山作证,蓝天欧歌,我英勇的空军不畏强敌。重庆籍飞行员柳成中校驾驶DC-46运输机运送抗战物资途中,突遭日军战机袭击,飞机被日机击伤。他没有放弃,用勃朗宁自动步枪击毙了日机飞行员,喝令机组人员跳伞逃生。机组人员跳伞后,他没有跳伞,驾机朝另一架日机撞去,那日赶紧躲避。英雄柳成,柳成英雄,他驾驶那飞机的尾翼冒了浓烟,摇晃飞向雪山,肃穆的雪山搂抱了他。悲哉惜哉壮哉!血洒长空的英雄柳成只是中美空军的英雄之一,记者了解到,我在驼峰航线牺牲的人数已经逾千,有时每月损失飞机的总数占我所有飞机的百分之五十,可我们的英雄们依然在长空浴血奋战!同胞们,朋友们,大家在大后方平安地生活、工作、学习、爱恋时,可曾想到过我们那些终日在驼峰线上生死搏击的中美空军们,为他们祈福、加油吧!学他们忘我牺牲的精神吧!……”

读完,她热泪盈眶,柳成,黑娃子,你咋就走了,你不是说要我等你么!倪红耶,你该把身子给了他的,他是带着遗憾走的。这篇报道也是赵雯写的,她写得还确实好。

祸不单行,她成了泪人,嘶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