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倪红宁孝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打了台儿庄、徐州、武汉、南昌、枣宜、长沙等大小会战,是不虚小日本的。宁孝原吼唱:“精神总动员,民族复兴。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他和柳成跟了吼唱。宁孝原激动,老子明天就回战场打倭寇!柳成说,你明天真要回战场?宁孝原说,是的,明天。柳成笑,孝原兄,你运气好,明日午后我有任务,驾机运送军用物资去鄂西战场。宁孝原说真的?柳成说真的。宁孝原说,太好了,我搭你飞机去,我老部队就在鄂西战场。说了“枣宜会战”的惨烈,说了他万般思的战友和救了他命的小老乡曹钢蛋。分别前,宁孝原给他和柳成说了他与赵雯的事情,匆匆写了信,托他务必交到赵雯手里。

“来,请喝茶。”赵工端茶水给袁哲弘。

袁哲弘喝茶:“嗯,好茶!呃,赵工,您在这十八梯住了好多年了吧?”

赵宇生喝茶:“有些年陈了。”

“呃,我一路走,远不止十八梯,啷个会取名叫十八梯?”

“是这么的,明朝时这里没有这么多住户,少有的几户住民吃水是靠一口水井,水井离他们住处正好有十八道梯坎,就把这里称作十八梯了。”

“这样啊。”

“说来也巧,我老家万灵镇农村也有个十八梯,镇上那河街的一段坡路也正好是十八道梯坎。”

“呵呵,真巧。”

赵宇生笑:“这个十八梯呢,有人就说是城里的村子,说城市是高楼林立的都邮街商业区,村子是这户不避雨的十八梯杂居区。也倒是。要说呢,是先有十八梯后有都邮街的,是先有村子后有城市的。我这个搞土木工程的人这样看的,重庆城是因江而生倚山而立的,好比一棵大树,繁茂的枝叶是来自树根的。”

袁哲弘点头。

赵宇生说:“这十八梯就是树根,尽管是陡坡陋巷,却是价值连城。天佑我十八梯,日寇的飞机也没能将其炸毁。”

袁哲弘笑:“赵工对十八梯的感情好深。”

赵宇生点首,喝口茶:“这沱茶是家父留下来的,存放有好多年了,今天你这个大军官登门,拿出来请你品尝,原汁原味……”

门影闪动,赵雯风风火火进屋,端起赵宇生跟前茶水就喝:“还渴了。”

赵宇生乜女儿:“这女子,也不看有客人。”对袁哲弘,“这是我女儿赵雯。”对女儿介绍袁哲弘。

赵雯笑:“我们家还是头一回有军官来……”盯袁哲弘怔住,两眼蓦然水湿,“啊,是你,大恩人,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妈妈的命!”

袁哲弘一时想不起来。

赵雯急切说:“今年6月5号,较场坝那大隧道……”

袁哲弘想起来。

那日黄昏,雨后初晴。

忙完公务的袁哲弘路过较场坝的磁器街,见路边的担担面挑子嘴馋,买了碗面吃,刚吃几口,传来短促尖利的警报声,街上人乱了,争相恐后往附近的大隧道防空洞跑。袁哲弘随了人流跑,还没进洞,敌机已经临空,轮番俯冲轰炸扫射。四面跑来的惊惶的人们潮水般往大隧道防空洞里涌。袁哲弘身边的一位老妇人被挤得喘不过气来,面色青紫。他护住她说:

“您老先莫进去,我扶你在洞口缓口气,里面空气不好。”

老妇人喘吁说:“要得,反正是听天由命了。”

待老妇人缓过气来,袁哲弘才护她进洞,洞里人挤人,无立足之地,只好贴洞门坐下。袁哲弘随视察团来过这大隧道,这是重庆最大最坚实的防空洞,有多个洞口,有的洞口直通郊外。通风口也多,用鼓风机调节空气。洞内高宽均约两米,有木条凳供避难人歇息。墙上凿有凹洞,置煤油灯照明。

狡猾的敌机像长有眼睛,总在这防空洞四围轰炸。

袁哲弘知道,就有汉奸为日机指引轰炸目标。这防空洞牢固安全,怕的是通风不好。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多个通风口被炸塌了,洞内本来就差的空气更差。一声巨响,一枚炸弹在洞顶爆炸,洞内剧烈震动,煤油灯灭了,抽风机毁了。洞内一片漆黑,娃儿哭大人叫。洞内深处的呼吸困难的人们拼命朝洞口涌,歇斯底里推拥抓扯撕咬。

袁哲弘身边的老妇人呼吸急促,栽倒在他身上。他紧护老人。

防护团的人关死了洞门,洞门的缝隙进来有空气。洞里深处的人嘶声喊叫,防护团,开门,快开门,我们情愿死在外面,不甘心闷死在洞里!防护团的人高声回话,同胞们,大家一定要守洞规,日本鬼子正在我们头上扔炸弹,如果开了洞门,大家都涌出来,会死得更快,请等等,警报一解出就开门……

四处的爆炸声不断,还有枪声。

又累又饿又困的他只好护着老妇人依坐在洞口。洞内的人声渐渐弱了,他半睡半醒熬到深夜。爆炸声停了,长鸣的解除警报声响了,洞门开了。他看手表,敌机竟轮翻轰炸了六个多小时。

他抱了老妇人出防空洞,一身泥污的他俩都人不像人鬼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