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倪红宁孝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宁孝原了了心愿,进到“精神堡垒”里面看了看。是袁哲弘领他进去的。袁哲弘有军统的证件,进得去。这碑统共五层,有旋梯登顶。碑身木料为柱,钉木板条,夹壁墙,墙面涂抹水泥沙浆。《说文》里讲,碑乃竖石也。按说,应该用石头或水泥建造的。战时资金紧缺,也只能这样。赵工说的也对。

他还有个心愿未了。

世间没有后悔的药,世间有后悔的人。在万灵镇“品茗轩茶馆”见到赵工的女儿赵雯后,他就有了这想法。倪红是不错,可跟赵雯比就差了。他想起父亲曾给他说过的话,父亲说,赵家那女子人貌好,重庆大学毕业的,很有气质,小你8岁,家庭也般配。对父亲的积怨少了,还感激父亲。啷个办,取消与倪红的婚礼?这对倪红的打击好大,可赵雯本该是自己的啊!当然,赵雯这女子清高,未必会看得上他,她对他不过是因为上前线打过日本鬼子而心生崇敬。也不一定,也许她爱他,或者相处后会爱他。跟赵工父女辞别后,他独自在万灵镇河街徘徊,心乱如麻,路过湖广会馆时,听见里面激越的川戏锣鼓声,想起《鸳鸯縧》那李玉的唱词:“论二人都算得人才出众,张家女更要算女中英雄。谁不想燕新婚朝夕与共,怕误入温柔乡遗恨无穷。”是呢,当断不断反而生乱,现在决断还来得及,可不能遗恨无穷。他那军人的倔劲上来,公子哥儿的浪荡劲上来。对不起啰,倪红,赵雯才是我的心上人。可咋对倪红说?骗吧,也不是第一次骗了,为了得到赵雯只能骗倪红。婚礼是不能办的了。倪红,倘若赵雯不肯嫁给我,我还是娶你。他骗倪红说,他反复想了,父母都不来参加他俩的婚礼,于情于理还是说不过去,还是待说服了二老再办为好。不想倪红满口答应,说这样最好。倪红耶,你也是太单纯了。“我好比开玉笼飞出鸾凤,又好比扭金锁走脱蛟龙。”李玉是这么唱的,他却不轻松,心里压了块石头。宁孝原,你是个负心的混蛋!他骂自己,却不悔。

次日,他带倪红离开了姑妈家,姑妈赞同他所说的待父母同意后再办婚礼的假话。路过荣昌县城,他和倪红去探望问候了老上司王麟的家人,之后,就匆匆返渝。今天下午到的重庆。送倪红回后伺坡那吊脚屋后,他决意去找赵工。跟倪红说好暂时不办婚礼后,他犹豫着去找过赵工,去说他喜欢赵雯,愿意娶她为妻。在茶馆里他问过赵工在万灵镇老家的住址,登门去找他,没有见到,赵工老家的人说他父女去荣昌县城走亲戚去了,之后就回重庆。好遗憾。人有了动力会穷追不舍,他也问了赵工在重庆的住址,就在离“精神堡垒”没多远的十八梯。他朝十八梯走,走过“精神堡垒”,又住步回身看碑。这碑肃然俯视,仿佛在对他说,宁孝原,你是对了我发过誓的哦,非倪红不娶……心里生愧,就遇见了袁哲弘。

宁孝原、袁哲弘两个军官出“精神堡垒”碑座那小门后,时已黄昏,夕辉抹红人、碑、房屋和远处的南山群峰。袁哲弘说他搞到几张抗建堂的戏票,有白杨、张瑞芳、金山演出,问他去不去。他说去。都是他早就倾慕的大明星,对于他这个从前线回来又要去前线的脑壳别在裤腰带上的军人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就看完戏再去赵工家,太晚了就明天去。

抗建堂在七星岗,走路半小时可到。

袁哲弘边走边说,抗建堂今年刚扩建过,专门演映抗战戏剧电影。说陪都现今是全国文化和大后方戏剧的中心。中华剧艺社、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央青年剧社等五大剧团都迁来了;孩子剧团、怒吼剧社、中国业余剧社也迁来了;夏衍、吴祖光、张骏祥、史东山、王瑞麟、王班、田禽、朱铭仙、舒绣文等名流也都来了,都常在抗建堂创作排练演出。

宁孝原的脚步加快。

爬坡上坎的重庆城,他二人喘吁吁登梯坎到扩建一新的坎梯式建筑的抗建堂门前时,天已经黑了,大灯雪亮。墙上正贴歪贴有各名角各剧目的彩画剧照,门首是遒劲的“抗建堂”三个楷书大字。袁哲弘说,这是国民政府林森主席的题字,是郭沫若先生请他写的,意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宁孝原说,郭沫若啊,军委会政治部三厅的厅长。袁哲弘说,他还兼任中国电影制片厂所属中国万岁剧团的团长,大才子。

宁孝原急不可待。

看剧的人好多,他二人随人流验票进到剧场里入座。宁孝原眼巴巴盯着紧闭的大幕,渴望快些看到明星们的精彩演出。这时候,剧场门外传来杂乱的吵闹声,还有枪声。军人的他俩都陡然起身,有汉奸作乱?掏出别在腰里的手枪快步出剧场。剧场门外大乱,十几个穿空军服的持枪军人与把守门前的持枪军警对持。一个魁梧的黑脸少校空军军官手持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