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道士诡秘手札夏乾赵瑶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4章 玉玺现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晶棺是完全透明,有一点像是现在的水晶,可再仔细看又有一点不像。当然,这个时候,真正吸引我们的并非是这具特殊的晶棺,而是晶棺里面躺着的一代真龙。

朱元璋幼时孤苦,为了生计为地主放过牛羊,当过和尚。但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位没有皇族血统的人,竟然铁马金戈,刚猛治国,最终开创了大明盛世。

我原本以为朱元璋是多么威武之人,否则,如何能够凌驾于万人之上。但是,第一时间透过晶棺朝里看去,除了在五官轮廓上非常接近校场的石像,剩下的则是一个满头银发,鹤皮苍暮的老人,无论他生前多么风光,如何血腥,此时此刻,仅仅只能够看见他安详的深眠。

“这就是真正的朱元璋,没有想到,我们竟然能够亲眼见到当年明朝开国君王,说出去,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我们是疯子吧。”

“谁会信,真信的恐怕比我们还疯,哈哈……不过,你确定在离开这里之后,会将这里的一切说于他人?”

“你当我傻啊。”

“那就好。”

整个晶棺比我们所见过的棺椁空间都要大,都要长。将视线从朱元璋的身上移开,我们发现在晶棺之内竟然放着一种形如拱形瓦片之物,其大小又各不相同,在晶棺内总共放了六七件这样的物件。

能够和朱元璋真身葬在晶棺之物,自是非同凡响。但是在一时之间,这些陪葬物到底是什么,我却半点看不出门道来。

“这,这好像是铁券……”

“什么铁券?”

宁玉恍然,道:“这是丹书铁券。”

丹书铁劵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是用铁制的凭证。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特权。

据始料记载,丹书铁券始于汉高祖,也就是刘邦。当初,汉高祖刘邦在夺取政权,为了巩固统治笼络功臣,特意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这是一种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只不过,最早出现的丹书铁券并没有免罪免死的特权,仅仅只是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

时至明朝,洪武二年,天下大势已定,朱元璋着手开国功臣的册封,与众人商议之后决定采用丹书铁券做以褒奖。所册封的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最终,到了次年,朱元璋亲手册封赐丹书铁券一共公六人,侯二十八人。

根据史料记载,丹书铁券外形与拱形瓦片相似,由大小一共分为七个等级,整个铁券都是用金字镶嵌,上面刻着受封人姓氏功劳等等,然而,最重要的在明朝的时候,丹书铁券不再像以前那般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加官进爵的奖赏,而是在上面刻着拥有免死、免罪的特权。

但是,朱元璋是什么人?一生奸诈,猜忌阴险,之所以赐于丹书铁券,其真正用意其实与当初汉高祖没什么两样,仅仅只是因为江山初定,以此来笼络有功之臣罢了。然而,那些得到丹书铁券的公侯,天真的相信了朱元璋,以为丹书铁券不单能够免死,还能够因此福泽后世。

事实上,在赐于丹书铁券仅仅几年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