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回潮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周耀天的活不容易。

  不轻松。

  东杨县有三十多个乡镇,东杨木雕精美绝伦,疑神工,里面可是博大精深,张高兴估计这二狗子调研起来得花上大半年,甚至更久。

  他辛苦点这是造福子孙后代。

  以后这木雕就是财富,就是东杨人的致富之路。

  以前的木雕那是文化,这些文化未来能变现,但是你得先自己把这文化搞透了。

  东杨木雕起源于春秋战国,在明清发展到盛期,从宫殿,楼台,亭阁到殿堂,庙宇,佛像,从雕刻案几,凳,桌,家具到室内陈设,那是博大精深。

  四九城里那龙椅,龙床可都是东杨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

  苏杭灵隐寺,十九米多高的香樟大佛都是出自东杨先人之手。

  现在民间不少老艺人还藏着绝活。

  等待改革开放,这传统的木雕产业再枯木逢春。

  前世西杨老板们挖了东杨老艺人挖了七八年全部挖干净,

  不过,现在张高兴让二狗子做的不是挖人,而是记下那些老艺人的住址,和他们所擅长的活儿。

  擅长雕刻樟木箱的,擅长雕刻家具的,宗教用品的,园林建筑的,欣赏品的,日用品的,

  以便张高兴到时候需要这方面的木雕艺人的时候,是现成的,至于改良工艺,建立工序化流程,那都还是八竿子没一撇的事情。

  但先得做好准备,以备将来不久的需求。

  张高兴估摸着周耀天喜欢这件事情,他身上流露的那种不同于其他工人的粗糙,儒雅的气息,这家伙其实天生就是搞这种文化产业相关的东西。

  东杨木雕的继承和发展,这辈子由东杨人自己来做,西杨县,有我张高兴在,你们别想再把东杨老祖宗的东西一股脑拿过去了,你们西杨县人以后来我们东杨打工,闺女都嫁到我们东杨来,奶奶个熊,老汉当年青春的汗水都挥洒在你们工厂里了,这辈子我要收利息,你们给我创收……

  张高兴简直十足得财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