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49开国大典实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球上的“新地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在人民政协一致决议将北平改为北京的前一个月,毛泽东在8月13日的第一次北平各界代表会议上就阐明了北平在新中国的政治地位,指出等到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会以后,北平就成为全国的首都,应该改称为北京。从北京改为北平的1927年到北平改为北京的1949年,千年古都在这漫长岁月中看到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空前事件,就是:新中国已涌出了地平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站起来了,北京重新变为首都,而这次则是人民的首都。

在31年前,毛泽东在北京生活过。那时候统治北京的是北洋政府,还有进步党、安福系、国民党等党派;31年虽然历史并不长,但对于生活在黑暗统治下的人民来说,也并不短。31年后,这些党派都离开了政治舞台。世界变了样子,北京也变了样子。好些方面都在进步,都变得有了希望。

北平各界代表会议,是人民自己的会议,是北平市的“人民政协”。毛泽东在人民群众的“万岁”呼声中,三次举手致意,又连续和代表们一起鼓掌,欢呼声好久好久才告停止。毛泽东首先庆祝各界代表会议的成功,希望全国各城市都能迅速召集同样的会议加强政府与人民的联系,协助政府进行各项建设工作,克服困难,并从而为召集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准备条件。毛泽东表示一切条件成熟,现在这种方式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即可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成为全市最高的权力机关,选择市政府。以北平的情况来说,大约几个月后就可以这样做了。这样做的利益很多,希望代表们加紧准备,“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及其潜伏的特务分子以外,一致团结起来,为克服困难、建设人民的首都而奋斗”

对于怎样建设北平,第一次北平代表会议提供了一封北平市民给毛泽东的信。信上还画着画,是一双眼睛。内容三点:(一)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公营事业屡次调整价格;(二)捐税多,失业人数增多;(三)共产党吃苦耐劳。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向群众商量,希望这些问题一件件由代表们作一答覆。

在会议上,上面提到的问题当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总工会代表魏仁齐说:“现在人民的生活还很苦,周副主席给我们说的对,不苦就不要革命了,我们要建设,要修马路,要办学校,要克服困难,就要到农村去,到工厂去,空说没有用。我们要协助政府拿出办法来。”

曲艺家连阔如说:“说捐税多的人实在没有良心,我知道得很清楚,北平解放后,政府已把48种税减到20几种了。”

面粉业代表孙福陵说:“物价上涨,对于正当的工商业都有很大的害处,我愿代表工商界响应号召,打击奸商投机。公用企业加价,比较战前还是低得多,太便宜了,政府就要贴钱。政府贴钱就要加重人民负担。我们要建设,要政府和工作人员给人民办事,就必须纳税。政府有个缺点,是做了不说,我们各界代表要多做宣传工作。”

中小学教师代表金魁之说:“接管北平是接管了国民党反动派一堆乱摊子,物价高涨,在国民党时期是四大家族造成的,现在又是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毒素,经济特务少数奸商造成的。至于失业问题,从前给国民党帮闲的,现在有些人是失业了,但今天我们还要关照他们,让他们到农村去。所以这些事不应推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身上。”……于是一场真正的民主的讨论展开了,人民自由地发表着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解释。

北京市委书记、大会的主席彭真把各种意见归纳起来作了总结。重点指出:我们要承认目前处在一个困难时期,但这是胜利中、进步中、发展中的困难。这位市民给毛主席的信,也正是反映了这种困难。最近物价的波动,除了奸商的投机倒把以外,部分地区通货相当集中,形成局部膨胀,上海游资北来囤货,以及我们对物价与金融管理不够完善也是一些原因。捐税虽然减少了,但人民的负担仍然不轻,因为战争与建设的开支,在战争结束前是不能再减少的。失业人口的绝对数虽然减少了,但还有相当的数量,人民的生活还是困苦的。他在结论中这样说道:“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要迅速、全部、干净地消减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使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力量能够参加生产,减轻民负,更要依靠我全体人民努力恢复与发展生产,从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其次严惩奸商,肃清特务匪徒,厉行节约,动员失业人口下乡,严格管理金融与贸易,吸收游资,向群众宣传解释等仍然是必要的。”

正是因为当前的困难是胜利中、进步中、发展中的困难,所以向群众宣传与解释就成为很必要的一件事。第一次北平各界代表会议起到了典范的作用。代表们除了作出上述的结论外,并给毛泽东一个电报说:“我们三百三十二人欢聚一堂,举行盛大集会。这是北平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享受着从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在会议中领受了你的英明指示,我们充满着兴奋和感激,谨向你致最崇高的敬礼。……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心,在你的英明领导下,遵照大会的各项决议克服一切困难,动员一切力量,求巩固治安,恢复与发展生产,精简节约,支持前线,开展人民文化教育事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建设光辉灿烂的新北京,以迎接新政协的召开,迎接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在北平各界代表的催生高呼中,在全国人民的欢欣鼓舞中,人民政协开过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举国一致的催促中胜利成立了。北京从来没有如此地庄严、美丽,到处是红旗,到处是歌声,迎接着10月1日,迎接着一连串伟大的日子的诞生,使这个在全中国具备了最多颜色的首都,呈现了旧北京时代从来未有的盛况。

把北平改为北京,这样的变化,说明了封建的故都变成了人民的首都,不仅是表面上变了字样,而是基本上有了不同的方向。解放前后,新旧之间,有了极大的差异。

中国共产党对于管理城市的重点,主要的是把过去畸形发展的城市转向正轨,不仅把旧的统治阶级推翻了,而且把靠剥削别人来谋生活的消费者,也要逐渐的淘汰,于是那些构成旧社会都市繁荣的主要成分,如银钱业、百货业、酒楼、菜馆、妓馆以及副产品如乞丐、流氓、游民,都是整顿的对象。像这一类型的商业单位,无疑地是比过去要萧条,而民生工业的逐渐恢复,国营商店及合作社的普遍发展,使过去原有消费能力的寄生者失掉旧有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劳动阶级,有高级技术的产业工人,在城乡互助以后走上富裕之途的农民。城市中心的繁华区域,为了新的购买力,也从旧的中心改到工人及农民集中的接触地带。北京过去曾是政治中心,也是今日的文化中心,它是一个被认为消费而非生产的都市。解放以后的半年以来,有三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工作。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