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怀念我的公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公感情用事,心地善良。(1)——对家人终归还是付出多。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公公生前外向健谈,心地善良,多愁善感,脾气急躁,情绪大起大落,爱憎分明。他与人相处很容易感情用事,与家人甚至亲戚地邻关系时好时坏。我曾经开玩笑形容公公,他要是觉得哪个对他很好,马上不由分说要把自己脑袋割下来塞给对方。要是觉得哪个某件事没做好惹了他,他立刻收回自己的脑袋,还要把对方脑袋割下来泄恨。当然他本性善良,永远只是嘴巴嚷得厉害,行动做不出来与对方同归于尽。

  他年轻时候和婆婆相亲相爱,但他年轻脾气暴躁,有时处事独断,确实在言行上给婆婆造成过伤害。亏得婆婆脾气好,一生都在忍受他的坏脾气。我先生记得他小时有一年清明节,婆婆按照传统风俗买了纸钱回来准备烧给家里去世祖先。我公公那时候不信这些迷信风俗。他把婆婆买的纸钱扔到阳沟被水浸湿报废,还要责骂婆婆浪费钱去信迷信,把婆婆气得哭。他平时休息回家,也是婆婆给他煮饭洗衣,还帮他换衣服穿衣服,就像古代妻子侍奉丈夫一样虔诚。但古代妻子是不出门干活的。我婆婆既要下田干农活,回家又要做饭洗衣,带几个娃娃,公公回来还要服侍他,确实是很累。公公当然也没闲着,回来就帮家里干农活重活,就是不屑于干家务活,安心享受婆婆照顾他。

  据二嫂回忆说他晚年在乡下挑粪浇菜时,婆婆就必须拿着粪勺紧紧跟上。他负责担,婆婆负责浇。一旦配合不好,或者没赶上他节奏,他就要瞪着眼睛骂人。总之公公会因为一些小事骂婆婆。婆婆从来不回嘴,只默默忍受,公公下次骂得更厉害。有一次据说婆婆被骂得实在忍不了了,跑到河边都想跳河死了,又想到万一死了,丢下几个孙娃给公公一人也无法照顾,就在河边思前想后,这边我公公自知理亏,见婆婆没回来,又放不下面子出来找,就打发大孙子出来把婆婆找了回去。

  公公对婆婆脾气好是直到婆婆查出癌症,生命无多时,公公才幡然醒悟,不再对婆婆发脾气,而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照顾婆婆。在婆婆生命最后两年半时间里,婆婆不管住院还是日常生活,主要靠公公陪伴和照顾,我们子女只起了跑腿作用。是公公减轻了我们子女照顾婆婆的负担。婆婆最后两年也非常感谢公公,我相信在她心里早就原谅了公公曾伤过她的心,毕竟少时夫妻老来伴。应该说她虽然比公公早去世,但她被公公和子女共同照顾,还是比公公后来患病只有子女照顾要幸福一些。当然如果是我,不愿意选这种幸福,还是想多活几年算几年。

  公公之前嘴巴上无数次说大哥对他不好,还评论大哥是最不孝顺的儿。让大哥听了很不高兴。大哥也深深误解自己的父亲,以为父亲不理解自己。殊不知公公就是过嘴劲,嘴巴发泄情绪,到死他都没在嘴上纠正自己的说法。但他去世前半年听说我先生老同学在老家可以调动工作,他上一句还在批判大哥,下一句就喊我先生找老同学帮忙把他大儿调近点工作。我就知道他内心还是心疼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