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怀念我的公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公与大哥之间相爱相杀的往事(4)——矛盾尖锐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公公婆婆在乡下相互陪伴种田时,公公和大哥不常见面,矛盾积累不多。直到2012年婆婆79岁患肺癌去世,公公作为患严重肺气肿病人,已无独立生活能力。开始在三个儿子家轮流养老。他和大哥有了朝夕相处的日子,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

  其实父子间并无原则上的冲突,公公也不是计较物质上吃穿和说儿子不给他治病。因为公公是乡下穷苦出身,对吃穿不讲究,能填饱肚子能穿整洁就行。而且他本身有退休金,实在想买什么完全可以自己买(虽然他常年节约到什么都不买)。至于看病方面,他久病成良医,熟知自己身体几十年的老毛病平时该吃什么药。他也有文化能认识药品名称和说明书,平时他经常自行去药店购药,只是偶尔因住院问题会与大哥有纷争。

  公公在晚年经常抱怨自己很苦,他在日常生活中总想争得子女对他的态度好。他尤其介意大哥在语言上,在态度上对他不够尊敬,在细节上对他不够关心。当然我们和二哥家不同程度也存在以上问题,但他对大哥的不满最强烈,因为那是他三十岁得的儿种对他态度不够端正,意义不一样。而四弟因常年在新疆阿克苏打工居住,那里路途遥远,气候迥异,公公从没去那边住过一天,也就不存在父子矛盾。

  站在普通人角度想,公公有文化,有退休金,又有几个儿子管,退休生活应该很幸福。

  然而生活中各人境遇不同,认知不同,人间悲欢难免不相通。生活中有的大事和小事划分有客观标准,有的事情的大小因人而异,由主观标准划分。同样一件事,你觉得是天大的事,到了另一个人那里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你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到了另一个人那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就像有的学生因为成绩差被老师家长批评几句就想不开跳楼自杀了,多少人觉得这么小的事根本不值得想不开,可是到了当事人那里它确确实实是影响生死的大事。而对公公来说,他的晚年一直在争取大哥对他说话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