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真是大昏君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舆论争锋?砍头如切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赶紧收拾收拾。”段氏在旁催着宫人,“万岁晚上要过来呢!”

  看着宫人在整理打扫,张裕儿心里美美的。

  皇爷没忘了自己,时不时地来长春宫就寢。

  可却不再做那羞羞的事儿了,就是搂搂抱抱,亲亲摸摸,说会儿话,相拥而眠。

  就是这样,也让张裕儿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她却不知道,朱由校除了不想冷落她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累了,想睡个好觉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没错。可天天耕作,体壮如牛也受不了呀!

  看到小妹想离开,张裕儿想起件事情来,问道:“婉儿,今天女官教的都学会了嘛?”

  张婉儿背对着阿姐吐了下舌头,回过身带着讨好的笑容,“阿姐,我都学会了。”

  “学会了呀?”张裕儿歪头看了看小妹,微笑道:“那就去默写出来给我看。”

  停顿了一下,张裕儿故作严肃地说道:“若是写错了,就罚你重写一百遍。”

  “一百遍嘛——”张婉儿立刻长长了眼睛,磨磨蹭蹭地挪到桌前,看着宫女给她磨墨,小丫头的脸变成了苦瓜。

  张裕儿想笑,又用绢帕掩了嘴,目光却温柔起来。

  若是皇爷在身边,让自己写一百遍,两百遍也行啊!

  ……………………

  《逸周书.芮良夫》有这样一句话:“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饰言无庸,竭行有成。”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一个人的言论来判断品质,人们就会掩饰自己的言语;以一个人的行动来判断,人们就会竭力于做实事。

  按照朱由校的理解就更简单了,那就是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世上的大忽悠多了,你若是不能分辨真假,被忽悠瘸了都是小事儿,被忽悠得智商下线,才最可怕。

  就比如东林党,宗旨多好。又是宽赋恤民,又是反对矿税、保护工商,还有澄清吏治、唯才是举,对老百姓、商贾,还有读书人,可都是一张大饼。

  可实际上呢,崇祯是怎么被坑死的,还不是被东林党这帮“正人君子”忽悠的。

  在野时说得天花乱坠,一副忧国忧民的高尚嘴脸;上台后,贪墨腐败,废除工商税,暴增农业税,活生生造成了明末此起彼伏的农民大起义。

  正因为朱由校有着上帝视角,知道历史上明朝是怎么被这一帮王八蛋给毁掉的。

  所以,他可以为了稳定,暂时把只会耍嘴炮而无实际工作能力的官员驱离朝堂,以便尽快进行改革大计。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帮虚伪无耻的家伙们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而且,随着权力的集中,枪杆子的把握,朱由校已经敢于挥起屠刀。

  “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

  朱由校听着刘若愚的解释,微抿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先贤荀子的话没错,可被阻碍改革的保守派故意曲解,或者说是断章取义,想在舆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