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宫廷深深之双宜传杨桃陆子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楔子 初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上回咱们说到侯景之乱时,江南氏族大肆被屠,还多亏咱们圣上——那会儿可尚不到而立之年,便能率领一众门阀士族起兵平叛,奈何那梁武帝已是遁隐道教,无心政事,可天下岂能无主?于是这些士族家主便都齐心拥立咱们圣上为帝,这也足见圣上是怎样的文成武功了!圣上登基后,就定下了“周”字为国号,以咱们金陵城为国都,沿用旧朝宫城,更名“琼台”,为的是以桀纣暴行警醒历代子孙实行仁政。其后追尊先祖先父等人,洗清江南数百户氏族屈辱,更不忘糟糠之妻,封发妻秦氏为后。”

与此同时,一位玄衣男子正坐在茶馆二楼包厢内,似笑非笑地饮着茶,手握一把折扇,一下一下敲打桌沿。待要再听下去,那说书人却已自国事说到了当今圣上的家务事,引得众人啧啧称道。

“咱们再说这位秦皇后,搁在当年,那也是名声响当当的姑娘,不单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就连那样貌……也是惊为天人!多年前,圣上与皇后一起出宫为病中的太子殿下祈福,老夫有幸远远看上一眼,此生已是无憾了!说来可惜,当年名动金陵的秦家双姝,一位进宫做了皇后,另一位进侯府做了将军夫人,明明都是天生富贵命的两位姑娘,如今却都已香消玉殒了……”

正当座下众人纷纷喟叹红颜薄命之时,这位玄衣男子已然丢下碎银,抬脚快步走出了茶馆,旁人倒还罢了,唯独惹得身后小厮摸不着头脑,一面按捺不住好奇心想往下听,一面又不敢违抗主子命令,只得亦步亦趋地跟着走了。

那玄衣男子哪里看不出他的心思,便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句:“你若想听,便多待一会儿罢。左右晚些要去聚文轩给你们夫人挑几块砚台,没有几个时辰,也是不能成的。”

谁料那小厮一时倒慌了,“爷……您就别为难奴才了,李玉打小就跟着您,凭奴才心里想做什么,也不敢离开您半步,否则回府后,夫人若问起您今日的去处,奴才也不好答啊。”

只见他面上终于有了微薄笑意,“行了,那走罢。”

主仆二人正是一前一后往城郊的聚文轩慢慢行去,今日虽非年节,但金陵的集市总是十分热闹的,小贩吆喝声不绝于耳,馄饨包子的香气也伴着秋日微风四溢开来,将出城时,那男子似乎听见一阵急促马蹄声自远处而来,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红衣似火,衣袂飘飘的姑娘,遮着面纱,看身量至多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张扬而自信地驭马而来,手上一面挥着长鞭抽打马背,口里还不忘嚷嚷道:“统统给姑奶奶让开!”

近郊的过路人虽少,却也依稀还有十数人,那姑娘不顾路人惊呼,只管一味驰骋,不料正前方五十里外,正有一小儿呆立原处,不知如何躲闪,那女子才知将将坏事了,忙提缰住马,却已于事无补,那马受了惊,仍一味往前横冲。

当是时,唯见玄衣男子疾步抱开小儿,往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