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楼宁亲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三章一朝成名天下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中午吃了一顿没滋没味的御宴,全都是大锅饭一直在蒸屉里热着,难吃死了。

  好不容易挨到天擦黑了,交卷以后出了宫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十几个读卷官连夜交叉审阅卷子,明天将最好的十份卷子承交御览,由皇帝顷定名次。

  白翰林的岳父当朝次辅也是读卷官之一,正好看到贾蓉的卷子,看到宣纸上一个个标准的“馆阁体”满意的点点头。(殿试是不糊名的)

  在一看贾蓉的策论顿时惊为天人,实在是写的太好了,这里面一条条的建议太有可行性了。

  甚至可以直接当成施政纲领稍微修改就可以实行,真没想到贾蓉小小年纪居然有这见识,简直字字珠玑,满篇皆是老成谋国之言。

  冷次辅摇了摇头,叹道“可惜了”因为贾敬的请辞折子已经上表了,贾蓉如果袭爵便不能进入文官体系了。

  因为怕“武夫干国”,“文官治军”,文武不分所以朝廷上下很是敏感,文官别想管军队,武官也没想参与政事。

  但是也有口子,文官如果对军事有想法,你可以象皇帝提建议,武官如果对政事有想法也是一样,只有建议权,没有主导权。

  如果你是对的,你也会有功劳,但是你想主导那是不可能得。

  如果冷次辅当贾蓉乡试的主考官,他会信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一套,把贾蓉故意罢黜,压他三年,美其名曰“磨砺,历练。”

  可这是殿试,不存在罢黜不说,这也是贾蓉最后的机会,一考定终身。

  还要是故意卡着贾蓉的话,那就是和贾蓉还有他女儿女婿有仇了。

  毕竟贾蓉的老师是他女婿,贾蓉还得管他叫声“师公”呢。

  别说贾蓉写的策论本来就很好,就是不好,他最差也得把贾蓉弄成二甲。

  在贾蓉卷子上画了个圈,画⭕的说明“我很中意”。

  贾蓉的卷子转了一圈,所有人先是“咦”了一声,看了内容之后都叹了一口气,感到可惜,都知道贾蓉是要袭武爵的。

  贾蓉回到府上,好吃好喝的混了一天,反正考完了,名次什么的听天由命呗。

  皇帝看了前十名的卷子,尤其是贾蓉的策论简直爱不释手,直想把贾蓉点为状元,可最后两张卷子写的也很好,举棋不定了好一会儿。

  皇帝看贾蓉的策论也是可惜贾蓉不能当文官,当武官只有建议权,不能有主导权太可惜了。

  可祖制如此,他也没办法,贾蓉就是在有才华也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