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青鸟异闻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三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产者,其产生的生物量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生产者的活动是从环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光能或化学能的作用下合成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为主)。因此太阳辐射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不断的输入到生态系统中转化为化学能力即生物能,成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生命活动中唯一的能源。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指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根据食性不同,可以区分为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两大类。食草动物称为第一级消费者,它们吞食植物而得到自己需要的食物和能量,这一类动物如一些昆虫、鼠类、野猪一直到象。食草动物又可被食肉动物所捕食,这些食肉动物称为第二级消费者,如瓢虫以蚜虫为食,黄鼠狼吃鼠类等,这样,瓢虫和黄鼠狼等又可称为第一级食肉者。又有一些捕食小型食肉动物的大型食肉动物如狐狸、狼、蛇等,称为第三级消费者或第二级食肉者。又有以第二级食肉动物为食物的如狮、虎、豹、鹰、鹫等猛兽猛禽,就是第四级消费者或第三级食肉者。此外,寄生物是特殊的消费者,根据食性可看作是草食动物或食肉动物。但某些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由于能自己制造食物,所以属于生产者。而杂食类消费者是介于食草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之间的类型,既吃植物,又吃动物,如鲤鱼、熊等。人的食物也属于杂食性。这些不同等级的消费者从不同的生物中得到食物,就形成〝营养级〞。分解者也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食枯木的甲虫、白蚁,以及蚯蚓和一些软体动物等。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去,被生产者再利用。分解者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大约有90% 的陆地初级生产量都必须经过分解者的作用而归还给大地,再经过传递作用输送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分解者又可称为还原者。生产者产生初级能量的营养来源从哪里来?从太阳和土地当中来,而太阳本身也是一种死亡现象,是一种不断产生燃烧的现象,土地当中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分解者分解,而分解的主要原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尸体,也就是他们死亡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消费者之间营养剂的传递,又是在生死之间产生的,分解者也需要尸体来进行分解,所以说,生死之间本来就没有那么大范围的界定。”
古青鸟想了想说道:“你的意思是,其实生死都是往复循环的东西,就像是阴阳,所以死气才会属于阴属性,而生气属于阳属性,两者相辅相成,完全可以组成一个循环。而这个空间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但是这个空间的生气和死气,最终的根源都来自于死亡本身,是不是来源于那个死去的巨人?他死去了之后,身体的一切都变成了这个空间不断演化的养料,然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情况?”
兰陵点头说:“大概就是这样,我能感觉到这个空间当中的生气和死气都同出一源,就像我们的盘古开天的传说,盘古用斧子劈开了混沌,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这是一个死亡和新生的轮回,而之后他顶天立地,随着天地的扩张而生长,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巨人,在最后,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他的阳根化为伏羲,他的双乳化为女娲,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这样的传说也是遵循着生死循环这样的规律来创造的,因为古时候的人们很早就懂得这样的道理,虽然他们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也不知道食物链和分解者的作用,但是他们在目睹了自己族人的死亡和腐烂,尸体滋润了土地之后,就创造出了这样的神话来对这样的现象进行了概括,你又没有听说过,巨鲸落,万物生的故事?”
古青鸟兴奋地点点头说道:“听说过!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缓慢沉入海底。这个缓慢的过程有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鲸落(Whale Fall)。这样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在地表立上,万物生长依靠太阳,但哪怕是最清澈的海水,在200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能合放和海面输送而来的物,热泉口是他们的城市,洋流是他们的益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的,被称为”鯨落”。鲸鱼在海洋中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就像海豚一样,是有感情的!当鲸鱼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就会离开自己所熟悉的海域,寻找一片安静的地方静静的等待死亡的到来!当鲸鱼死后,尸体沉入大海,而沉入海底的鲸鱼死体,仍然可以维持上百种的海洋生物长达几十年,甚至是上海年的生态系统!在鲸鱼死亡开始往深海下沉的时候,各种小鱼和虾米就会一窝蜂的涌上来,把鲸鱼身上90%的肉体啃噬掉。而由于一些抹香鲸的身体太过庞大,小鱼虾米啃噬抹香鲸身体的过程,短则几个月,长则可达数年!一头鲸鱼的死亡,不仅仅的养活了这群小鱼虾米!据了解,在海洋深处,有多达近50种生物是靠鲸落而生存!而这些生物啃噬鲸鱼的过程被人们称之为“移动清道夫阶段”,当鲸鱼身上的肉被各种生物分食走后,海底的蠕虫和各种甲类开始涌现出来。它们钻进鲸鱼的骨骼或者附着到上面,一边寄生、一边啃食,而这一漫长的寄生过程被人们称为“社会主义者阶段”,短则几个月,长达数十年!而当鲸鱼的尸体完全消失后,会进入到化能自养阶段。这时,依附在鲸鱼骨头内的细菌,会排出一种能够养活一大堆化能生物的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能够为化能生物提供繁殖能力,供它们长久的存活!而当这些残存的气体也被消耗殆尽后,鲸落也进入到了最后的礁岩阶段,鲸骨的矿物遗骸化作礁岩,变成无数微生物和深海动物生存的天然环境,所以一头鲸鱼的死去,几乎创造了一场生命的奇迹。这也是生死轮回的一种体现,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空间的里面大环境,也是用这样方式来创造出来的吗?这里面没有生物,就用能量的循环和生气死气之间的循环来代替生物圈和食物链的作用,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创造出这样空间的人,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难道就是因为要用生气和死气组成阴阳循环,然后打开两座祭坛沟通上天吗?”
兰陵摇头:“沟通上天的 方式其实有很多,并不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或许是因为这个空间正好是那个巨人的死亡之地,或者是因为创造这个空间的人呢擅长这一类的法则,但是既然这个空间的根源来自于死亡,那么就不要洗手这里的能量。”
“但是这里的能量不是生死之间已经形成一定的循环了吗?为什么一样不能吸收?”古青鸟问道。
“因为这个空间从根源上来讲,其实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虽然他这里的循环很完整,而且也很合理,阴阳两极,生死二气,都在尽心一个完美地循环,但是这个循环就在最完美上面出现了纰漏,既然我们之前将这里比喻成生物圈,安你应该知道生物圈二号的实验。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为了与地球本身的生物圈区分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是爱德华·P·巴斯及其他人员主持建造的人造封闭生态系统。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主要投资者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几乎完全密封,占地12 000平方米,容积达141 600立方米,由80 000根白漆钢梁和6 000块玻璃组成,耗资1 .5亿美元。建造地址为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大沙漠。生物圈2号有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两个人工生物群落:集约农业区和居住区。它们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生态系统为样板,分别由美英生物和生态学家设计而成。该系统内既有高大的树木,也有矮小的灌木草丛植物,错落有致、憩静秀美。各个野生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它们分别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