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皇兄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二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宁昭仪刚生的五皇子染病死了。
赵妃抚着自己的肚子害怕地问她:“郁姑,我的孩子能活下来吗?”
太多事交织错乱,至临盆时,赵妃已对圣人失望透顶,曾经的情情爱爱全都化作毒-药,赵妃总是暗自痛哭,产生的幻觉也越发频繁。
或许是感知到即将到来的命运,赵妃同她道:“我与皇后结怨已深,她不会放过我,我现在别无所求,只求我的孩子平安降生。”可有时候赵妃神志不清,又会说出另一番话:“长安太险恶,他\\她不该活在这里,他\\她该去外面,去做一个寻常人,若他\\她注定活在永安宫,我宁愿自己掐死他\\她,也不会让他\\她落到皇后手中受折磨。”
那个女婴被送来时,小小一团,了无生息。经历临盆之痛的赵妃早已至崩溃边缘,她用死掉的女婴替换小皇子,然后一把火点燃朝阳宫。
火光晃影中,赵妃对她喊:“我要你发誓,永远都不会带他回长安。”
她发下了毒誓。
几年之后,圣人为小公主的生辰宴大赦天下,龙恩浩荡,就连她所在的偏远小村落都得知了喜讯。她刻意忽视长安城的一切消息,可当这个大赦天下的喜讯钻进她耳朵时,她无法再躲避,她想尽办法向人打听,惊讶地发现这个小公主竟然是当年本该死去的女婴。
凤凰浴火重生,及时赶去的圣人命人扑灭朝阳殿的大火,救下了赵妃和赵妃怀里的孩子。
赵妃彻底疯了,可赵妃怀里的孩子却在永安宫茁壮成长。长安的百姓称这位小公主为帝国明珠,各国遣使为美丽的小公主献上珍宝,小公主成为长安城的象征,成为永安宫不可取代的存在。
急促的敲门声再次响起,郁婆从遥远的记忆中回过神,她怔怔地看着手臂上被自己掐肿的淤青,意识稍复清明。
现在不是自省的时候,班哥还等着她前去相救。
不管现在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她必须竭尽全力去救班哥。
赵妃也好,皇后也好,无论将来如何,至少现在她不能看着班哥去死!
小翠嗓子都快喊哑,急得团团转,一直紧闭的屋门忽然打开,郁婆从里面走出来。
小翠迎上去:“阿婆……”
郁婆手里一个包袱,告诉小翠:“去备车,我要出门。”
半个时辰后,一辆驴车停至宣阳坊大街,前方不远处坊墙上大开两道门的宅院,便是赵家。
奴子在府门口看守,家卫持戟巡逻,郁婆将包袱塞进小翠怀里,叮嘱:“若我一个时辰没有出来,你就拿着这个东西去敲京兆尹的朝天鼓。”
小翠一愣,道:“朝天鼓?阿婆,敲那玩意要死人的。”
朝天鼓,上达天意,一旦敲响,天子必知。为防止有心人作乱,无论是否有冤,一旦敲响朝天鼓,伸冤人必须受一百庭仗,案情了结后,以命换命,必死无疑。
这面鼓以前时常有人敲,前两年因为有人收钱敲鼓诬告永国公被灭了全家后,再也没有人敲了。
郁婆握住小翠的手,道:“你放心,他们若要寻人受庭仗,你便让他们来赵府寻我。”
小翠去拦郁婆,郁婆已经跳下驴车:“好孩子,记住我说的话。”
小翠眼中涌起泪水,重重点头。
赵阔今日休沐在家,长年累月早起上朝,五更天坊鼓敲响时,便睁开了眼。
一番晨练,大汗淋漓,正要回屋用早食,长史匆忙赶来,附耳说了句。
赵阔眉头微皱:“一个胡搅蛮缠的老妇?”
长史道:“已经挨了几棍还不肯离去。”
赵阔不以为然:“抬上车赶远些便是。”
长史面色犹豫,支支吾吾:“可她……她叫嚷着六娘子的闺名,说什么赵公若不肯相见,日后赵家必将家破人亡,对了,她还说自己从前来过一次,问赵公是否记得朝阳殿那日熊熊燃起的大火。”
长史将一支金钗拿给赵阔看,金钗上刻了个蕊字,正是赵妃的闺名。
赵阔面色一狰,猛地想到几年前那个自称朝阳殿旧人的老妇,当年这老妇拦住他的马车,手里似乎也拿了一支金钗,当时只以为那妇人诉苦不成要借机行刺泄愤,如今想起,那妇人手里拿的金钗,似乎正是面前这支。
这钗是他已逝的夫人送给蕊娘的生辰礼,她向来不离身,后来入宫也带了这支去,几次宫宴相见,她皆戴着这支钗,还说以后便是死了,也要戴着它进棺材。
赵阔拿过金钗,想起旧事,心口一疼。百般纠结下,终是开口让人进府相见。
小翠在驴车里战战兢兢,郁婆在找府门口挨打的景象看得她又怕又气。很多次她都想冲上去,但一想到郁婆临行前的交待,只能忍住冲动继续在驴车里等候。
好在郁婆并没有一直受苦,终于有人出府迎接将郁婆带了进去。小翠谨记郁婆的叮嘱,一丝不苟开始算时辰。
算到一半,忽然有人掀了车帘。
来人道:“跟我走一趟,贵人要见你。”
今天本该是个烤肉吃酒赏诗的寻常冬日,康乐一大早装扮,刚要迈出门与人同席作乐,便得到了来自探子的消息。
自上次起疑心后,康乐一直派人盯梢赵府,赵府门前的异动,皆躲不过她的耳目。探子盯了很多天,没有发现可疑之处,直至今日。
康乐倚在凭几上,懒懒地往前指了指,一句话不用说,婢子们上前制住伏在地上挣扎的小翠。
高傅姆取过包袱里的东西,恭敬递给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