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快穿之妈妈救救我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9章 一个儿媳半个女(2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用牛尾巴上面的毛做毛笔,实在不行,用狗毛也行。

  虽然做出来的毛笔差强人意,但是给小孩子蘸水练练字,还是可以的。

  除了早上的课,牛新章按照姜如所说,在下午的时候加了一堂关于《论语》的课。

  学生要是想学就来学,他不阻止也不强求。

  当然,他教《论语》的方式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而是绞尽脑汁将《论语》编成了一个个寓教于乐的小故事。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下午只有小江一个人偷偷摸摸过来。

  由于李小江的哥哥李小康认字以后,在镇上最大的酒楼做了伙计。

  而且因为认字,被掌柜高看,重点培养,如今每个月能拿300文工钱。

  每次放假回来还会带一些干净的剩菜剩饭回来。

  虽说是剩菜剩饭,但是都是有肉的,镇上人不稀罕,乡下人若是稀罕得很。

  因此,李家的日子瞬间就好过了许多,李大姐十分感激姜如,同时她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在李小江说想要下午去学更多东西的时候,她思考了很久,决定就让他读。

  孩子既然喜欢读书,那她为什么要阻止?

  反正这孩子也帮不了什么,最多就是捡柴摘野菜,还不如去多学一点,说不定他们李家这一辈还真要出个秀才。

  就算是成不了秀才当个账房先生,也是可以的。

  开始只有小江在下午上课。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书,这一个村子里出了一个天生爱读书的孩子便已经是稀奇事情了。

  可是慢慢的,下午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多。

  不只是这儿上课的学生,还有村民,天气热的时候没事做,就都跑过来听故事。

  虽然人变多了,但是牛新章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教学。

  每天按部就班先把要教的论语部分写下来,让学生反复读几遍,然后再根据这一段讲小故事。

  那些村民也起哄一起读,《论语》之中,许多故事都是教诲人的。

  村民们听多了,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高,平日里说话也偶尔会用一点儿典故了。虽然经常张冠李戴,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风气很好。

  秋天的时候,姜如去镇上送荷包的时候,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