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国戏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001 少年姓梅,是个戏子(求收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他的后背。

  良久,他才平复下来,一脸苦涩的低下头,轻声道,“再等等,再等等看吧,先就这么让他学着,多门手艺多条路,将来也不至于让他饿死街头。”

  低沉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

  “吧嗒,吧嗒...”泪滴顺着妇人的脸颊滑落,砸的木桌板轻响,小屋里响起了幽幽的哭泣声,“呜呜......我那可怜的孩子呀,才出生就被人丢了,认了个师父是个戏子,多了个青楼出来的师娘,你说他咋个就这么命苦呢?”

  中年人哆嗦着放下酒碗,柔声劝慰,“晚娘莫哭,莫要让孩子听见,唉,这是我们的命,也是他的命,起码他还有我们养着,苦是苦,贱是贱,总归活下来了不是吗?”

  “呜呜...”

  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端着酒的失意人,一个抹着泪珠儿的慈悲娘,一起怜悯着少年人多舛的命运。

  八月末,中秋已晚,天有些微微凉。

  少年人背着手,轻轻的扯了下耷拉在腰弯处的薄被,眉间微簇,忍不住呲了呲牙,半晌,才又平复了下来。

  他叫梅长青,梅阑的梅,梅阑是他的师父,就是白天抽了他一鞭子的中年人。

  魂穿过来十五年了,他原本也是个唱戏的,算一个小有名气的角儿,赶上了那个大好时代,没什么三六九等的,活的在人前,日子尚且滋润。

  可惜一场大火全没了,再醒来,他已经是个被人丢在青松林里的婴孩儿,嚎啕声没招来饥饿的虎狼,却引来了路过的戏班子。

  梅阑是个跑江湖饭的戏子,夫妻两膝下无子女,见孩子粉雕玉琢的,一时间动了恻隐之心,就抱了回去。孩子随了他的姓,名长青,任浮云千变,青山色、万古长青。

  梅长青喝着羊奶长大,戏子命贱,师娘李晚娘舍不得他学戏,拖了几年终究没拗的过梅阑,入了戏门子。

  梅长青五岁练劈叉,八岁开始吊嗓,十一岁便开始跟着大家伙儿唱词儿,如今已是五载有余。

  戏曲原本发源于原始巫术,用以歌舞娱神,到夏商宫廷俳优以表演娱人,到汉魏角抵百戏,隋唐参军戏,直到宋杂剧、金元本,多元血统使得它厚积薄发,明清二朝达到了巅峰,也算是大器晚成。

  可这里的历史却跟他开了个活生生的玩笑。

  隋后没了唐宋元明清,没了李杜,却有个叫李世明的大诗人,没了苏轼李清照,王安石却还是个变法的大臣,范仲淹依旧在巴陵郡写下了《岳阳楼记》,张居正竟然曾跟秦桧同殿为臣,没了戏剧四大家,却早早的出现了梅派......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