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会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说我们国君说了,郑国当初许诺的不是这个数,我们国君还说要祭足去宋国回话。
郑厉公恨得牙根痒痒,就把祭足招来。
祭足也觉得好难堪,就跟郑厉公提议要不就请人从中斡旋。当初华督杀死宋殇公,立宋庄公为国君时,为了感谢郑国和鲁国的帮助,就将宋国的镇国宝器分别送给两国,当时鲁国得到的是郜之大鼎,郑国得到的是一尊商彝。祭足想的是托齐、鲁两国国君从中斡旋,将商彝送还宋国,宋庄公念及当初之事,必定惭愧不已,这么一来,所谓的人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郑厉公答应了,于是祭足先到齐国拜见齐僖公,没想到齐僖公却直接将祭足扫地出门,虽然之前郑齐交好,但那是郑庄公的面子,齐僖公看上的是世子忽,虽然没有结成亲戚,可毕竟还有助齐抗戎的情分,让给子突说情,门都没
祭足又转到鲁国,鲁桓公听了陈情后满口答应,鲁桓公的母亲仲子说起来还是宋庄公的姑姑,所有他觉得这事完全调解。
没过多久,鲁桓公邀请宋庄公在扶锺会面,鲁桓公就把话题转到了郑国的谢礼上来,能不能看我鲁国的薄面,让郑国少出点?结果宋庄公毫不卖账,不仅不卖账,宋庄公还要鲁桓公帮他讨要余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鲁桓公被噎得一愣一愣的,谈话也就此结束,两人不欢而散。
鲁桓公回国后,派使者到郑国交待结果,并一再致歉,对不住,这事儿没帮上忙。
派出的使者前脚回来,郑厉公的使者后脚跟来,他带来了商彝,并送上黄金玉器,非要鲁桓公再做说客。
要说鲁桓公真是好人,刚被宋庄公打绊,就又准备再次会面了。这一次他干脆亲自登门,而且还把郑国给他的黄金玉器全部转送宋庄公,他是打定主意要把这是给办成了。宋庄公故技重施,不等鲁桓公开口就先下手为强,问郑国准备什么时候交割三座城池?
鲁桓公说祖宗的基业,郑伯不敢轻易割让,但他献出一件礼物请宋公查收。随从们抬上大箱,打开层层包装,居然是商彝。
宋庄公脸都绿了,但他强作镇定,装出一副不认识的样子。
鲁桓公还一脸疑惑说:“怎么会不认识呢?您再仔细看看,这是商彝呀,贵国的镇国之宝!当年郑国先君庄公曾帮助贵国,所以贵国将此宝物送给郑国,现在物归原主。希望贵国感念当初的情谊,免除郑国的谢礼!”
宋庄公憋得满脸通红,“过去的事寡人都忘了,等回去后问问管库的吧。”
正在这时,宫人回报,南燕国君到访,已经到谷邱(在今天山东菏泽北一带)。原来南燕与齐国发生了龃龉,因此遭受齐国的打击,燕君来这里的目的是请宋国出面调解双方关系。宋庄公立即表示答应。鲁桓公一琢磨,就表示纪国和齐国也常有摩擦,既然如此,鲁国也想请宋国一道给它们调解一下。于是宋、鲁、南燕三国国君就在谷邱搞了次会盟。
至于郑国的事情,给宋公时间考虑吧。
实在人鲁桓公又回国了,等待宋庄公的回话。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宋庄公的消息。倒是郑厉公派人来了,说是宋国又在催债了,还请鲁候再次斡旋。
鲁桓公本着帮人帮到底的精神再次出面,邀请宋庄公再次会面,结果这次宋庄公没来,他的使者来了,使者温文尔雅说了一段知礼讲礼的外交辞令,主旨思想就一个:国君说了,这是我们和郑国的约定,鲁候您老人家就别再瞎掺呼了!
这下实在人也怒了,这不耍人吗?匹夫尚且不能言而无信,你一个公爵怎么还不如匹夫呢!这事儿我还就掺呼定了,鲁桓公当即移驾郑国,与郑厉公会面商议,决定联兵讨伐宋国。
宋庄公听说鲁国要与郑国联兵,料定这一仗在所难免,就赶紧派人出使齐国,名义上是为南燕国调解,实际上是请齐僖公出兵。只要有齐国出手,鲁国翻腾不到哪儿去!宋庄公请兵的理由很简单但足够充分,宋国当初帮助公子突,谁知他如此无道,宋国悔不当初,现在希望与齐国联兵推翻他,迎立世子忽重归大位。
齐僖公答应了。
当然,齐国出兵也不是为了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