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木叶之光劫分身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野味的危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千禾,枫老师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快来帮忙!”

  彩音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神农身边来找千禾和川岛枫,一见到他们便叫道。

  千禾走了过去,疑惑的道:“怎么了?”

  “神农医师说有个病人疑似生吃野味导致呼吸困难和肾脏衰竭了,让我们赶紧去村子里的药店买石元草救命。

  神农医师还在为患者做紧急治疗,如果十分钟内不买到石元草那个病人就没命了!

  这个村子这么大,第一次来这个村子我也不知道哪里有药店,你们不是会影分身吗?快帮忙一起找!”

  彩音第一次发现自己说话竟然可以这么快!

  千禾与川岛枫对视一眼,随后每人分出三个影分身寻找药店。

  四分钟后,千禾找到了药店,买到了石元草,随后他又用了一分钟原路返回。

  等到了病患家里,他将药交给了神农,随后与彩音等人等在院子外。

  看着病患家的大院子,千禾摇了摇头,这家一看就是生活富裕,不存在生活贫困没得吃才吃野味的情况。

  一些地方生产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需要以野味弥补蛋白质摄入不足,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像是前世生活在极地的因纽特人至今仍然被允许捕杀鲸鱼,也是因为如果失去了这种“野味”,他们自身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但如果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单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就没有必要了。

  吃野味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为满足口腹之欲,冒如此大的风险显然不值,更何况可能害人害己。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总结了一大堆不能吃的“野味”:

  孔雀肉味咸、凉、有小毒,人食其肉者,自后服药必“不效”;

  鸳鸯虽然好看,但跟孔雀一样“肉味咸、凉、有小毒”,更可怕是食后头疼、可以变成终生疾病;

  野马“肉味辛、苦、冷、有毒”,多吃会“生疮患痢”。

  甚至古来一直受到推崇的熊肉,虽然没毒,李时珍也提醒“有痼疾者不可食”。

  只是前世吃野味的习惯历史悠久,《汉书》中还记载汉代君臣曾分食猫头鹰;唐宋时期,各地都有特色野味。

  早在唐代,果子狸就已出现在宰相的宴席上,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