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是罗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亨神锋的快乐很简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从欧塞尔回来,罗本整整一天几乎都在睡眠中度过,打客场实在太折腾了。

  一个赛季的几十场比赛把训练时间分割成了无数个小周期,一周一赛的情况下,训练还能保持系统。

  但如果遇到一周双赛,训练量就很难有保证了。

  有的时候一场比赛结束,休息一天,第二天上午进行恢复性训练,下午进行一小时针对性训练,第三天就是比赛。

  在这么紧密的赛程里,一家像埃因霍温级别的俱乐部根本没有半成品球员的容身之处。

  如果一名球员在一线队面临的问题还是诸如停球不稳、传球不到位、带球不利索之类的基础性问题,恐怕连日常训练都没法达标,主教练脑子又泡才会让他出场。

  当然,在这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代,还是有不少球员能钻空子混进一支顶级俱乐部。

  这类球员主要来自盛产球星的南美洲和神秘的非洲。

  恢复训练的第一天,希丁克听从了队医佩德罗尼的建议,安排主力和主要轮换球员接受体检,监测球员们的各项身体指标。

  而在训练场上,安顿.简森用两三组综合性测试就看出了几名试训球员的水货成色,然后无视经纪人的哀求,果断送客。

  倒不是他铁石心肠,而是现在的球员市场有很多猫三狗四的经纪人带着歪瓜裂枣的球员到处碰运气。只要能混进一家职业俱乐部,光是签字费都能吃1年。

  所以不少人考一个经纪人证书,然后到非洲跳几个身体素质不错的孩子,集中训练两周,再拍一套事先安排好动作的足球视频寄给各支俱乐部。

  这种推荐球员方式这两年形成了产业链,于是一些机构也搞起了专门用来应付试训的培训班。

  “我听说有一年,有一个经纪人把录像带同时寄给了英超的几支俱乐部,说那名球员是利比里亚足球先生的弟弟,几家俱乐部看了视频,果然是那名球员长得很像。”

  训练场上,希丁克给几名教练员分享着几年前听过最奇葩的转会事件。

  “那名球员的营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