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琅琊问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百废待兴的琅玡州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琅琊州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十六年前被梁国夺了去,现在又经历梁渝之间的拉锯战,百姓早已死的死,逃得逃,人烟稀少,只见百废,不见一点点将兴的样子。

  琅琊州济城荒凉得像个废城,如今也只有元霖留下的两万驻兵把守在这里。

  琅琊州在梁国的时候被称为琅琊郡,郡守衙门院子里的草都长了半人高了。

  驻军将领姜道成早早接到诏书被任命为琅琊州的廷尉兼左长史,元钺进来的时候这时这位仁兄正撸起袖管在府衙后的院子里种菜呢。

  听说元钺来了,脚也没洗,一步一个泥印地跑进府堂,朝新来的长官大人钺亲王行礼。

  元钺五指飞快地转着手里的玉笛,冷眼看着下面跪着的姜廷尉,脸色并不好看。

  姜廷尉本来以为元钺看到他这样会很感动呢,结果堂上这位年纪不大的还细皮嫩肉的俊美小兄弟似乎满脸写着不高兴啊!

  元钺道:“姜廷尉,琅琊州夺回来已经半年有余了吧?”

  姜廷尉道:“回殿下,是。”

  元钺道:“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

  姜廷尉道:“下官,下官一直在后院种菜。”

  元钺道:“哦?种菜?”

  姜廷尉道:“是!下官以为经历战乱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休生养息,无为而治。”

  元钺点点头,道:“无为而治?不错!那你继续回去种菜吧!”

  “殿下……”

  元钺低头玩着手里的玉笛,道:“把长史印交给李长生,你回去继续种菜吧。”

  这是突然要剥夺他的权利啊!这这这这!姜道成冤枉地道:“殿下,这是何意?”

  元钺道:“三个月后你就知道了,回去带你的兵吧。”

  三日后,王府相继贴出要修建水渠和佛寺的昭告,他游山玩水路过的那些州府县也出现了这样的公告,给的工钱虽说不比别处高,可据说可以根据家庭人数送耕地。

  另外元钺还亲自去把灵州有名的高僧智益给请来了,随之而来的大批弟子和信徒也在新建的佛寺中落户。

  不出一个月,各地一些无地的拥农都纷纷携家带口往琅琊州聚拢,连还在梁国的南琅琊郡也有百姓携家带口北上谋生。

  这些工人的家人种田的种田,其中还有一部分开始做起小买卖。老田带头在济城开起了饭店,文嫣则开她的医馆,取了个雅致的名字“木缘堂”。

  城边原本堵塞荒废的水渠被下令挖开来,挖上来臭气熏天的陈年老淤泥是个问题,李长生算了一笔账,请挑夫还得再花一大笔银子。

  正当元钺烦恼之时,济城附近的一个叫临县的地方有一大堆农民推着小车过来抢陈年老淤泥当肥料。

  如今济城的府衙已经被修缮成钺王府了,原本的府衙大堂也变成了王府议事厅,虽然不说多豪华,却

(本章未完,请翻页)